当前位置: 首页> 八字起名> 正文

姓名文化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姓名文化

  • 八字起名八字起名
  • 八字起名
  • 43

姓名文化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姓名文化

姓名文化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姓名文化

昨天我们说了两晋时期的姓名文化的演变,今天我们接着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姓名文化。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出现五胡乱华,少数民族纷纷入驻中原,避讳制度遭受严重冲击,这也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姓名文化变换。

当时避讳既无定制,宽严随意而异,这一来,起名字也就不必再顾虑便不便于避讳。于是,神州大地复名又逐渐多了起来。

到魏晋六朝,五斗米道兴起并逐渐得到普及,“之”字作为五斗米道的标帜,记载了当时该道鼎盛时期的状况。当时的显宦与士族,无不采用之字为名,甚至父子兄弟数代相袭,不避名讳,如祖冲之上有朔之,下有恒之;顾恺之上有悦之,下有宪之等。

以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王氏家族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

宴之、允之、羲之、胡之、颐之、耆之、美之、彪之、彭之、翘之、昆之、希之、玄之、微之、献之、随之、伟之、越之、望之、陋之、肇之、静之、裕之、韶之、纳之、泰之、悦之、升之、攒之、标之、桂之、秀之、延之等。

魏晋六朝人对“之”字毫不避讳,今天的人看“之”名横行的历史,一般都能猜到是南北朝时期,宗教兴起至于泛滥,亦可以从人名中窥见一斑。

翻阅 《南北史表》,什么僧绰、僧珍、僧果、金刚、力士、摩诃、梵童、法僧之类的名字随处可见,释道宗教在当时社会的地位,让人一目了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