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之道
原创 自然利
2024-03-20原文
?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易经》合称中国的“三玄”。千百年来,它们始终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天书”,受到无数人的仰视。
比如《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最早的典籍、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另外三本是《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自诞生至今,就没有一个人动摇过它的理论框架。
四季调神养生之道
《内经》所倡导的养生之道,是顺应四季的变化,随春而“生”,应夏而“长”,迎秋而“收”,临冬而“藏”,将人体身心与天地四时相应合,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养生目的。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详细的阐述了养生的方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其论述了四季不同的养生方法,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违背四时养生规律所产生的危害。
春三月(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天地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
人们应晚睡早起,起床后到庭院里散步,舒展身体,神志随着春天的生机而勃发。
而对待万事万物,也要符合春天生机蓬勃的特点,让它们生长而不要扼杀,应当给予的就不要剥夺,应当增加的就不要减少。
这才是对春天生长之气的正确呼应,也是身体养生的必经之路。若违背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脏之气。由于春天阳气不生,到了夏天阳气则不长,那么就会出现虚寒之证,适应夏季的生长之气就少了。
夏三月(农历四月、五月、六月)是草木茂盛、万物秀美的季节。
这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果。
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太热,应让心中充满愉悦,心态平和;让万物成长,使体内的阳气能够向外散发。
假设能够调理生气,疏通暑气,这就是适应夏天调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原理,心气就会损伤,到了秋天就会生病,造成“收气”的能力减弱,冬天就会重复发病。
秋三月(农历七月、八月、九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形态都已处于平定。
天气转凉,秋风劲急,
暑热尽消,地气肃清。
此时应该早睡早起,与鸡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精神情绪要保持宁静稳定,以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
同时收敛神气,使秋气得以平息;
不要胡思乱想,让肺气畅通。
这符合秋天“收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肺气,冬天时会生消化不良的腹泻病,这样阳气在冬季不能储存,人们适应冬天的能力就会降低。
冬三月(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是万物闭藏、生机潜伏的季节。
河水结冰,大地冻裂。在如此恶劣的外界环境下,人们不要轻易扰动体内的阳气,为避免寒气侵袭,应早睡晚起,等到阳光出现时再起床。
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仿佛埋藏起来一样,又像有私心一般,还好像有所收获却又不露声色。
同时还必须注意避寒,尽量在温暖的地方生活,不要轻易让皮肤出汗而损耗阳气,这就是冬天藏气的调养方法。
违反了这个道理则会损伤肾气,到了下一年春天,会得痿厥证,这样春季的阳气生长得就少。
?
春分到,万物复苏好运到。
今天2024年3月20日是春分节气。
在这个传统而充满诗意的节气,自古便承载着人们对于季节更迭、生命轮回的无限遐想。在每年的这一天,昼夜平分,阴阳相和,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春分时节,大地从沉睡中苏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冬日的严寒逐渐退去,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草木开始吐露新绿,花朵竞相绽放,五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在绘制一幅绚烂的画卷。
春分不仅是自然的盛宴,也是人们心中的期盼。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乡村,孩子们会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上空。在城市,人们则会在公园、湖边等地方,欣赏春景,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春分,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它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有春夏秋冬的更替。
在春分的这一刻,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希望,也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春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春分,是一个让人心生欢喜的节气。它带给我们温暖和阳光,也带给我们希望和梦想。
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链接: https://zhanbugua.com/wen/99d56e3257364e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