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国学文化---风水
原创 得名国学
2024-03-20原文
一、风水及风水罗盘
1 风水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于郭璞的《葬书》,主要指的是阴宅风水。《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萌所生之道也。” 又说:“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髓。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云:“深浅得乘,风水自成。”又概括风水选择的标准是“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依据郭璞《葬书》给风水下的定义与解释,风水的本质就是“乘生气”。运动变化于地中的“生气”因地势而行,又因地势之止而聚集。人们采取措施,藏风得水,使这种运动的“生气”聚集在宅地,尽量不散发出去,这便叫“风水”。换句话说,风水学就是研究如何使用阴阳二宅乘用生气,从而对人产生吉祥作用的一门学科。
2 风水罗盘
风水罗盘,古代又称罗盘、罗经、罗庚、子午盘、罗经盘等,是风水大师在看风水时用于立极与定向的必备工具。
风水师一般用罗盘指示方向、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确定建筑物的坐向。另外,也用来判断地下磁场紊乱与否。因为罗盘的磁针极易受外磁场干扰,遇到磁场紊乱的地理时,磁针就偏东偏西,浮而不定,不归中线,风水师以此认为穴场不吉,选址应该避而远之。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风水师凭着经验把宇宙中的各种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通过磁针的转动,就可以寻找到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
罗盘的发明和适用是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罗盘上逐渐增多的圈层和日益复杂的指针系统,代表了人类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
风水罗盘示意图
现在的罗盘主要分为:三合盘、三元盘、综合盘三种。
二、 风水术的几个核心内容
1 天人合一
风水术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观。从中国风水术的渊源来看,现在我们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看到有《五音定名》、相术中的形法,另有王充《论衡》中谈到图宅术,等等,这些都说明秦汉时期是相宅术的形成时期,值得注意的是,秦汉时期正是天人合一理论成熟完善时期,秦汉时期的学者有天人合一说的具体论证。
古人认为天人同类同构,物我同一,天地万物同是一原,即太极。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所谓“一”即是太极,太极中的元气分而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而形成中和之气,由此而生成万事万物。既然万物同源,而由万物构成的宇宙是一个整体,那么宇宙的各个部分间就必然相通,宇宙中的任一组成部分都有着宇宙整体的某种规律,所以天、地、人之间都相同相通。《吕氏春秋》曰:“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人与天地万物虽形异,而内在的实质是一样的。《淮南子·本经训》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就是说,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天地的缩影,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 阴阳五行
阴阳原本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活及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概念,最初仅是就太阳的向背而言。《说文》曰:“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段玉裁注曰:“水南山北,日所难及。”就是说,阴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阳”则是高明也,指阳光所照之处。古人把向着太阳的一面或地高易被阳光照射之处称为“阳”,而把太阳照不到的低洼地区称为“阴”。“阴阳”作为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范畴,《周易·系辞传》有比较确切的表述:“一阴一阳之谓道。"《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认为阴、阳二气是万物之根本,它不仅构成万物,而且促使四季交替和万物的生长。 因为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构成,人亦如此,人与天地自然因阴阳气而沟通感应是理所当然的。《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认为人体的能量流程与周天能量流程,保持一致的流向,科学揭示“天”、“人”相感应的道理。
五行是由天象上五星的概念转来的,或以为是由五方土的颜色的概念演变而来的,中原以关中、黄河中游为地中,为五行中的土,黄色,四方各依方色,现在北京故宫社稷坛的祭坛就保留了这一五方色。一般说来,人们都认为《尚书·洪范》是较早提及五行的文献,《尚书·洪范》讲述五行时说:“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实际上是概括物质的五种属性及其处理办法。
3 河图洛书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其背上有黑白相间的旋毛,而且形成许多有规则的数字排列,因此,被视为上天所赐的神秘符号,据此数字图形绘之,即为所谓“河图”。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但河图之名早就散见于古代的经籍之中。如《论语》有云:“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礼记·礼运篇》亦云:“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即可证之。《礼纬·含文嘉》谓:“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则而象之,乃作八卦。”由此可知,河图乃是解释自然界气数之论,依“象”而显,依“数”而数之。《易·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
河图歌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传说,大禹治水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将天下划为九州。又依此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这便是收入《尚书》中的《洪范》篇。《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河图洛书这两件事。有关洛书的典籍记载有很多,如《大戴礼·礼明堂篇》云:“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文”其注云:“法龟文也。”刘歆云:“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洛书歌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在其中。图中所示,一在正北,九居正南,三在正东,七居正西,二在西南,四居东南,六在西北,八居东北,五在中央。奇数代阳,偶数代表阴。四正均奇数,四隅为偶数,再依“河图洛书,相为经纬”之论,即可将其间的五行关系整理如下:东方:数三,五行属木。南方:数九,五行属火。西方:数七,五行属金。北方,数一,五行属水。中央:数五、十,五行属土。东南方:数四,五行属木。
4 七曜九星
七曜是日、月和火、水、木、金、土诸星的合称。古人认为这七星发光最亮,故称其“曜”。《尚书大传》说:“七者得失,在君之政,故谓之政。”所以七曜又称“七政”。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此类推。
北斗由七星组成,因其形似“水斗”而命名。它由“斗”和“柄”两部组成。“斗”由天枢(又称生气、贪狼、天蓬);天璇(又名天医、巨门、天芮);天玑(又称祸害、禄存、天冲);天权(又名六煞、文曲、天辅)等四星组成,统称“斗魁”或“魁星”,又简称“璇玑”。“柄”由玉衡(又名五鬼、廉贞、天禽);开阳(又名延年、武曲、天心);摇光(又名绝命、破军、天柱)等三星组成,统称“斗柄”,简称“玉衡”。
在北斗七星的基础上,再加上天皇和紫微两星就是所谓的“九星”。天皇星又称左辅星,紫微星又名右弼星。九星,在奇门遁甲中称为:天辅(天权)、天禽(玉衡)、天心(开阳)、天冲(天玑)、天蓬(天枢)、天蓖(天璇)、天柱(摇光)、天任和天英星。这是传统文化中门派繁多,造成同星异名所致。
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链接: https://zhanbugua.com/wen/f52446c4c1c19ce1.html
上一篇
三垣诸星辰的位置都在哪里
下一篇
生活富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