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谷解惑> 正文

神医倪海厦为何救得了别人救不了自己?

  • 鬼谷解惑鬼谷解惑
  • 鬼谷解惑
  • 56

神医倪海厦为何救得了别人救不了自己?

神医倪海厦为何救得了别人救不了自己?

今年了解神医倪海厦的故事比较多,越了解,越佩服他,而且他讲的中医知识,我觉得一点也不枯燥无味,有趣易懂。

倪海厦是什么人?他是数百年来唯一精通中医五术的人。他为传播中医贡献了毕业精力。在世界华人界拥有粉丝最多,他的著作和讲课视频广为流传。

他讲述的《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由深入浅,化繁为简,且风趣幽默,使中医小白也能听得懂。掀起了全民学中医的热潮。、

中医的五术指的是:山、医、命、相、卜,来源于《易经》,五术是《易经》建立的一种可以指导强身健体、治病、预测未来、推演事物变化的术式,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①山:是指利用打坐、修行、武术、食疗等方法锻炼身体,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②医:是指利用中药方剂、针刺、艾灸等医学治方法治疗疾病,以保证疾病得以治疗,保证身体健康;

③命:指根据人的生辰年月及阴阳五行判断推演人的宿命;

④相:是指通过眼睛对人体及周边物体观察,推算事物变化,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⑤卜:是指根据算卦、占卜的形式判断预测人的事业发展、身体健康情况。

倪海厦穷其一生在干两件事:一是不遗余力在传播中医,开班收徒,广纳弟子。他选徒严格,收徒要先观面相,无慧根无德者不要!二是不遗余力抨击攻讦西医西药,抽着机会就狂怼西医和资本控制下的药企。言语激愤!恨之入骨!

倪海厦的一生是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此人天赋异禀,除针灸,相术拜过师以外,其它都自学,并成为一代大师。

他年轻时喜爱音乐,买了一把吉他自己练,一个多月竟无师自通,还可以开班授徒。

他姐姐有痛经的毛病,不好意思去医院看,见他聪明,学东西快,就去书店买了一本《医宗金鉴》让他看,他学了一个多月,竟然开个方子治好了姐姐的痛经,且后来从未复发。

他妈妈看他有学医天赋,就送他到周左宇老师处学针灸,周左宇是老蒋败走台湾时带走的大陆针灸名家,倪海厦得到了他的真传并青出于蓝。后来又拜徐济民为师学习针灸,同样超越了老师。

可惜天妒英才,这位旷世奇才于2012年1月31日去世,享年59岁。他其实生前早就算出过自己在59岁之年有这大劫,如果能躲过去则还能有很长的寿命,如果躲不过去,就是命终之时。

不过对于他去世的原因,他的家人没有披露,而民间一直有着许多传闻,有些人说倪海厦是隐世书写他未完成的书《地纪》去了,也有人说倪老师是因肝癌去世的,但他家人否认了这一说法,说他是在睡梦中过世的。

也许,我们能从倪老师留下的只字片语中来探求其根源。倪老师曾说过:我们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一般研究中医的,到后来都会研究一些命理,会有一些看相啊、算命啊,还有一些地理上的问题。

算命似乎和中医不搭边,但是实际上两者是一体的,比如算命,如果算到他会于59岁死,结果他真的死了,那只是算得准,但是如果说他会59岁死,但是他并没有死,能用玄学的方法拯救他,让他活得更长久,那这命才算得有用,才算厉害。

倪老师认为世间有着天人地三重,天是三分之一,人是三分之一,地占三分之一,三者相加才能合而为一。算命算天,命数到了该死就死。

算命的人往往会观气色,如果气色好说明健康,死亡只能算是意外,气色不好则可能身体有疾病,比如患癌,那么就可以用医术与之抗衡。

如果抗不过去,是他寿命已尽,但是如果再加上地,可以说是以三分之二来博三分之一,这样就会大过天命,能够扭转局面。

对于倪老师的去世,似乎是逆天性命无可奈何,但是大家一直也有一些推断:

1、倪老师受害于命理运数。

倪老师早年在台湾以梵宇龙之名为人批字算命,还教人避开的方法,让许多本身寿命将尽的人躲过了大劫,正所谓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你打破了这个平衡,救人之命后,其人的命劫就会落于术者本身。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所以有些算命的人都会修行做功课。

2、被西药厂暗害。

有人说倪老师用中医救人,总贬低西医,从而得罪了利益集团,可能是被利益集团下药毒害。但这种说法比较荒谬,倪老师尚不具此影响力。

3、被鬼怪所害。

很多人相信倪老师只是隐世,因为倪老师算出自己此劫,于是就办了个假丧礼,让"象"出现一次,用来避劫。

很可惜倪老师已过世,而其真正原因却非任何疾病。这可能因为倪老师承担了患者的业力,致使邪气渗入我们的空间,伤害了倪老师。

倪老师虽逝,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耗费了他心血的《天纪》、《人纪》和他讲课的视频,我们可以以书伴,学习研究,继续弘扬中医精神和学术。

从中医大师倪海厦取得的成就和他所写的著作以及生前讲座课程来看,学习中医一定要从源头和基础学起,领悟其中的精髓和真谛,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将我们国家的中医学很好地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