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占卜文化> 正文

中医与命理

  • idhh占卜文化
  • 占卜文化
  • 58

中医与命理

中医与命理

原创 董剑峰

2023-11-26原文

上次内容

中医与命理(一)疾病的起因

(二)找寻规律

在上一节内容中我们理解了致病因素的概念,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能让饮食健康、营养均衡、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但也会因空气成分比例的变化对身体产生的不同影响而出现不同疾病。这时,我们就要开始学习和寻找这种致病因素的规律。想要学习这种规律,就得进入古人的思维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接受和相信这些无稽之谈。《黄帝内经》卷首便有黄帝问岐伯:人的寿命本应该是过百岁仍然动作敏捷,为何现在的人过了五十就显老态了呢?岐伯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知道,也就是懂得和遵循并顺应自然规律,即得道;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习、运用阴阳和术数这些方法。阴阳这个名词,在远古文化里出现的最早,比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还要古老。中国人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任何互相对立的、此消彼长的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比如动静、刚柔、天地、日月、男女、雌雄、正邪等等;它是所有相对事物的代表,所以后来道家根据《易经》的思想,提出太极这个名词;于是太极动则生两仪,两仪再动生四象,四象再生八卦的观念从此建立。阴阳这个概念是在远古时期自然物理理论科学里最普遍的学术名词,那时的天文和星象学家用阴阳互变的原理来说明物理。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既原始科学形态的理论科学家),秦汉前后的占卜家(既使用龟策的术者),以及后来的卜筮术数、选择时间的日者,魏晋以后的堪舆家,唐宋以后的星命家,统统都是从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分化而来。阴阳就是通过观察天文星体对地球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会对动植物、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前面我们说过,气候的变化会让空气的成分比例发生变化,而行星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会让气候发生不规律的变化。我们知道,太阳系每个行星的轨道、运行周期、速度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相对位置也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对地球产生的引力场也就不是恒定不变的,这种不恒定会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不规律。也就是说,行星的引力让地球的气候变的不规律,不规律的气候让空气的组成比例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气候有的时候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夏天该热却反凉,冬天该冷却反温,有的时候好端端的坐在家里却突然生病的缘故了。了解了这些之后,再用六甲等术数方法计算出来,这样就能达到像黄帝所说的上古真人、中古至人或者圣人一样延年益寿。

术数,在现代有些人眼里往往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封建迷信的代名词。建议这些人没事多看看书,别东家长西家短七大姑八大姨说啥你都信,没脑子呀?没有炎黄何来华夏,没有封建哪来疆土,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进入中国之前,我们的族人应该迷信自己的民族科学;即便是在西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正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而且我们的科技发展何止这些,从6世纪到17世纪,在世界科技理论成果中,中国占了54%;如墨子的《原子论》,天文学中日月对恒星位置的退行运动,数学中的零和倍,物理学中波和粒子的宇宙开创论,动力学的弹道与风筝,光学中的万花筒、小孔成像、光是直线传播,声学中的地话器,机械工程学的活塞风箱等;石申的《天文》标注了121颗恒星的位置并记录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和交食情况;刘焯发现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运动速度;杨忠辅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莘七娘发明了最早的热气球(孔明灯),同时发明了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走马灯;杜诗首创了水力鼓风机;孙子首论筹算记数制为剩余定理的起源;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恒的地动仪(说起地动仪,不管真假,最起码它能作为民族自豪、民族信仰的根基,现在居然有砖家把它从教科书中删除,它还不如把传统文化全部删掉,更好的去做美日帝国的走狗);这只是一小部分,其它的请参考英国人李约瑟先生的《中国科技》我们只是用它来说明,华夏民族科技、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是依靠西方的数理逻辑体系,而是有我们自己的术数体系。术,就是方法;而术数就是各种不同的方术。《中国丛书综录》将术数分成了十大属:数法、占侯、易占、六壬、杂占、堪舆、命相、遁甲、杂术和阴阳五行。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偏重于抽象,很多学科都是师傅口传心授,凭感觉凭经验,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处,但无形中也给我们在学习、研究和了解方面增加了很多难度。可医学不是儿戏,不是完全可以凭经验和感觉的,它需要有术数作支撑,我们虽不像西方医学那样严苛每个数据,但是对患者的体质、致病因素、用药剂量、愈后情况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凭借背会的方剂去给人治病。皇普懿在《甲乙经》写了一个故事:说张仲景见王仲宣,当时王仲宣20岁。张仲景说,大王有病,40岁开始眉毛会脱落,半年之后就会死,然后让他喝五石汤。王仲宣嫌他说话不好听,所以没有喝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来见,问他喝药没有。王仲宣说喝了。张仲景说看你的气色根本就没喝,为什么这么不重视身体呢。二十年后,果然开始掉眉毛,一百八十七天后死。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上工治未病,等到疾病发展严重了再去治,那叫下工。扁鹊有两个哥哥,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医术最差,因为他大哥在人没有生病之前就能及时的预防,二哥则能在有一些疾病迹象时发现严重性并及时治疗,但是很多人因为感觉自己很健康不会有病,或者病情很轻不以为是,所以认为大哥二哥是骗子,是在忽悠他们而不相信。扁鹊医治的多数都是重病患者,能给这些人治好病,名气理所当然就大了。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夸大、虚构等等等等,实际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观点,这种观点障碍了我们,使我们不能对这些看似神奇的现象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样我们将永远达不到古人的水平,更不用说创新了。后面的内容会有很多现实版的神话故事,也是我从医年间实际接诊的案例,不需要听患者的主诉,不需要望闻问切就可以告诉患者他什么时候得过什么病,现在有什么病,以后会得什么病。当然,配合脉诊会显得你更专业一些。因为我在听到之前这些故事的时候只是感觉不可思议,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认定这是封建迷信糟粕伪科学,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让自己静下心来,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和研究它。

三、阴阳干支

其实《黄帝内经》里的有很多部分都是关于术数、而且都是纲领性的内容,我们理解不了也是情有可原。前面我们说了,要进入、并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所有的文化都以阴阳、八卦、五行、干支等进行贯穿。只是儒家更偏重人文道德、人生修养等“理”的方面,而道家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等“象、数”范畴。只不过过去读书的人,对于科学学术方面向来不重视,认为那是“奇技淫巧”不足为法的学术。而且特有的封建制度也是限制了子学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所注重的只有儒家的诗书礼乐春秋等,想要功成名就有前途,必须学经史(涉及政治的事我们尽量不说)。

再来说阴阳,阴阳在传统医学概念里就是热为阳,寒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体表为阳,内里为阴;腑为阳脏为阴等等。在正常无病的情况下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也就是前面所说,组成人体细胞的成分是保持平衡状态,如果一方太过强而导致另一方变弱,就会产生疾病,也就是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虚,阴盛则阳虚;那么阴虚是不是阴病?当然不是,那是因为阳盛造成的,同样,阳虚也不能叫阳病。请记住:“盛”是实,所以,区别阴病和阳病是以哪一方实来区分。也就是说热邪太重伤津液而造成阴病,或者寒邪太重伤阳气造成阳病。

举个例子,某病患是一个工厂工人,最近媳妇儿吵嚷着要买宝马,因为压力太大,最终火邪太重而病倒,症见大热(阳盛),大汗大渴,咽干便秘(津液损伤)。典型的阳盛阴病,而白虎汤是典型治疗阳盛则阴病的代表方剂,这是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当然,这只是举例,具体用药不能搬来就用)。而另一个病人感受寒邪出现怕冷(阴盛),而后四肢冰冷,身体不温(阳气损伤)。这就是阴盛阳病,怎么办?肯定要温,寒者热之对吧。四逆汤,吴茱萸汤等等。

另外,对于所有的实证来说,所有的虚证都属于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因为虚,所以会造成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也就是说,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会存在。比如说,一个病人由于精神问题常说看见鬼,说自己阴阳眼,而且情绪烦躁、盗汗严重、噩梦不断、五心烦热,继而出现怕冷,别人说他鬼上身,经过诊断是阴虚导致了阳虚;或者一个人开着夏利,看见一辆法拉利飞驰而过,心中不服气去追赶,导致车祸大出血造成亡阳。那么,鬼上身的患者出现盗汗,和后面这个大出血的都属于阴,属于阴损及阳;又比如说,一个病人因为看血腥恐怖片没有食欲,看见肉就想到影片中的血腥场面,之后由于不吃东西造成贫血营养不良,面色苍白,是不是因为气虚而导致了血虚?这就是阳损及阴。

再有一点就是阴阳的消长和转化,简单的理解就是物极必反,白天到了极点就开始向黑夜转换,消长和转换也就是阴阳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产生的偏盛或偏衰到极点。比如说刚才那个媳妇吵嚷着要买宝马的哥们儿,突然得的是热病,由于热毒太深,在不断高热的情况下会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就是热极生寒;再或者某人得了轻微感冒,还以为自己得了禽流感,因此跳楼自杀而亡阳,经过抢救,四肢开始回温,面色红润,脉搏正常,是不是阴变阳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当人体阴气或阳气太强而把另一方阻隔在外,便会形成阴盛格阳或者阳盛格阴,最常见的就是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比如说一个女孩喜欢唱歌,去参加好声音,海选的时候就被淘汰,心里不服气,怒火攻心,见面红,身热,口渴,苔白,而且晚上睡觉要多盖被子,喜欢喝热水,经诊断,她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外表热,内里寒,那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口渴盖被子是真的,典型的阴盛格阳;又比如说一个病人大夏天的四肢发冷,面白,胸部灼痛,喜欢喝冷水,诊断结果他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热是真,寒是假。

上面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阴阳的几个要点,综上所述,阴阳的几个要点:1、阴阳是对立的;2、阴阳是相互为根的;3、阴阳是相互转化的。接下来理解一下天干地支和五行

干支的学术思想在黄帝时代黄帝让大桡研究观察天体日月星辰运行规律而创建的,其中有一个用途就是用来记录年月日时,即一年分四季,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每天十二时辰。十天干是代表以太阳为主导的太阳系五大行星对地球的作用关系,十二地支是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运行关系。我们现在只需要先记住天干与地支的符号,它们的起源、规律、作用关系在后面会有详细的讲解。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丁壬代表岁星(木星),戊癸为荧惑星(火星),甲己为镇星(土星),乙庚为太白星(金星),丙辛为辰星(水星);用阴阳法则来区分: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我们先把十天干排在指节上记熟(无名指根起甲,顺时针排至小指第二指节),以备后面使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阴阳法则来划分: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同样把十二地支放在指节上(无名指根起子,顺时针排至小指根)。然后按照相同顺序排放十个数字4567890123.有了这三个要素,我们就可以很迅速的在手掌上进行公历年和干支年的转换,同时可以用来推算、计算各种数据和作用关系,为我们下面的课程打好基础。

五行这个名词中国人都不陌生,一般认为它代表五种特性的物质,这只是一方面,它还可以代表五大行星,可以代表气候、季节、不同属性的人、事、物等等。行就是运动、变化,大到天体、气候,小到生命、物质等等,时刻都在看似无规律,其实是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木,代表生长发育的力量;天干甲乙、地支寅卯代表木;火,代表生命力量的升华;天干丙丁、地支巳午代表火;土,代表生养万物的家园;天干戊己、地支辰戌丑未代表图;金,代表万物收敛,由阳转阴的过程;天干庚辛、地支申酉代表金;水代表万物归根,生生不已的功能;天干壬癸、地支亥子代表水。道家的阴阳家们根据五行的变化法则,用阴阳消长来说明说明它们之间相互依存、转化、制约的作用关系,用来分析物理和人事的变化规律(详细讲解起来太多繁杂,我们会把它贯穿在后面的内容里)。所谓的相互依存、转化、制约就是五行的生克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互制约。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生物链,或者叫食物链之类的。贯穿前面的干支,得出的公式就是:甲乙寅卯木生丙丁巳午火,丙丁巳午火生戊己辰戌丑未土,戊己辰戌丑未土生庚辛申酉金,庚辛申酉金生壬癸亥子水;甲乙寅卯木克戊己辰戌丑未土,戊己辰戌丑未土克壬癸亥子水,壬癸亥子水克丙丁巳午火,丙丁巳午火克庚辛申酉金,庚辛申酉金克甲乙寅卯木。

前面说过,阴阳有一方过旺就会导致另一方变弱,从而产生疾病,那么在五行中该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呢

穿插一个小游戏来理解生克关系:

木旺会产生什么样的五行变化?

记住:问结果向右转,好比我们自己结的果是儿子、孙子。

1)、看相生关系,木是娘,火是子,因为娘有钱,儿子就是富二代,所以结果是木旺火旺;

2)、看相克关系,木是娘,土是孙,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奶奶有钱,孙子就不一定了,所以结果是木旺土虚;

3)、看反克关系,本来金是克木的,但木太强大了,反而会反过来克金,这就叫“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所以结果是木旺金虚。

那么,是什么五行改变会造成木旺?

记住:问原因向左转,就好比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就得找上面的娘。

1)、看相生关系,木是子,水是娘,木为什么这么旺,因为他妈旺。

2)、看相克关系,木是孙,金是奶奶,还有句话叫穷也不过三代,因为金虚所以木实。

3)、看反克关系,没有反克,因为木本来就旺,本来就克土,现在更旺更克土,所以土不可能反过来蹂躏木。

木虚会产生什么样的五行变化?

记住:问结果向右转,好比我们自己结的果是儿子、孙子。

1)、看相生关系,木本来是生火的,如果木弱就生不了火,所以结果是木虚火虚;

2)、看相克关系,金本来是克木的,木虚的话,金更是为所欲为,结果就是金乘木;

3)、看反克关系,木本来是克土的,木弱就克不了土,反而被土反过来侮辱,结果就是土侮木,这就是“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

什么原因会造成木虚?对,问原因向左转。

1)、看相生关系,木虚肯定是水虚;

2)、看相克关系,金克木,木虚金更克,结果就是金实木虚;

3)、看反克关系,没有反克,问原因只找相生和相克,没有反克。

好了,游戏做完了,是不是有些头晕?很正常,因为古人都用这种方式看问题。所以,下面请大家按照步骤自己推算其他五行,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头晕,不要紧,反复练习几遍就会熟悉,因为我们要用古人的思维模式为下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四、术数基础

初步理解了阴阳、干支、五行之后,我们再来看它们的运动规律(周期)。太阳运动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主要节点,月亮运动有朔月、上弦、望月、下弦四个主要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周期是由这两个阴阳小周期组成,也就是著名的60甲子历,它是以4年为一小周,15小周60年为一大周;并按此4年一个小循环周期的特性找出60年中的岁气会同年,所谓岁气会同年,就是位相相同的年份,共有20组,每4小组为1大组,共分为5大组,每1小组3年,组成一个三合局,分别是:申子辰岁气会同年合化为水局,巳酉丑岁气会同年合化为金局,寅午戌岁气会同年合化为火局,亥卯未岁气会同年合化为木局。

水下刻数

水下一刻

二十六刻

五十一刻

七十六刻

一大组

1、 甲子

5、戊辰

9、壬申

2、乙丑

6、己巳

10、癸酉

3、丙寅

7、庚午

11、甲戌

4、丁卯

8、辛未

12、乙亥

二大组

13、丙子

17、庚辰

21、甲申

14、丁丑

18、辛巳

22、乙酉

15、戊寅

19、壬午

23、丙戌

16、己卯

20、癸未

24、丁亥

三大组

25、戊子

29、壬辰

33、丙申

26、己丑

30、癸巳

34、丁酉

27、庚寅

31、甲午

35、戊戌

28、辛卯

32、乙未

36、己亥

四大组

37、庚子

41、甲辰

45、戊申

38、辛丑

42、乙巳

46、己酉

39、壬寅

43、丙午

47、庚戌

40、癸卯

44、丁未

48、辛亥

五大组

49、壬子

53、丙辰

57、庚申

50、癸丑

54、丁巳

58、辛酉

51、甲寅

55、戊午

59、壬戌

52、乙卯

56、己未

60、癸亥

三合局

这个表很重要,它是古代四分历的模型,不仅指一日的四分,同时包含朔望月的四分,以及一年四季的四分,朔望月的四分点比较容易观察到,日和年就无法直观看到了。月亮绕地球公转时所产生的阴晴圆缺叫“晦朔弦望”,阴历每月三十,即月光完全被遮住的一天称“晦”,阴历初一月光复苏称“朔”,每月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都是月亮半圆称“弦”,每月十五称“望”;地球自转一日的四个节点“子午卯酉”即正午、子夜、黎明和昧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节点通过观察八尺圭表的投影长短即可知道,冬至一丈三尺五、春分七尺五寸五、夏至一尺六寸、秋分七尺五寸五。所以说,日、月、年的周期相同点都是这4个节点,只是各自的节点长度不一样。

为什么叫60甲子呢?因为天干是十进制,地支是十二进制,天干和地支(阳配阳、阴配阴)由“甲和子”组合开始,需要循环轮转60次才会回到甲子。这是我们民族自有的术数逻辑体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创立出的抽象逻辑符号,使人们对万事万物的变化法则,都能归纳在这些抽象的名词中求出答案,而且非常容易记忆,只是被后世认为是江湖末技。我们用前面说的方法先把60甲子在手掌上排熟练,然后定出一个标尺,比如说离我们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按照60年循环一次,上一个甲子年是1924年,下一个则是2044年。无名指根起甲子1984年,顺时针乙丑1985,丙寅1986……一直到癸酉1993年,这时天干十位数已经用完,地支还剩两位数,我们将天干从甲继续和剩下的地支开始顺排,即甲戌1994年,乙亥1995年,这时地支也用完,同样从子开始接上面的天干,即丙子1996年,丁丑1997年……按照这种规律一直排到癸亥年结束(即2043年,而上一个癸亥年则是1983年)。但这样一直数的话太过繁琐,我们可以总结一些简便的方法,比如说1984是甲子年,顺时针隔一位,天干不变地支变,甲不变,顺时针隔一位的阳性地支是寅,那么甲寅年就是1974年,同理,逆时针天干不变地支变就是甲戌1994年。那么今年2018是什么干支年呢,首先找到8这个数字在手指的位置,同时它的天干和地支也就出现了,是戊辰1988年,记住,找过去的年份顺时针,找现在和将来的逆时针,逆时针天干不变地支变,戊寅是1998年,戊子是2008年,戊戌是2018年,那么戊戌变法是哪一年?减60是1958,再减60,1898年呗。好了,再来一遍,辛亥革命是哪一年?先找到天干辛的位置,辛未对不对?1991年,天干不变地支找亥,顺时针的话辛亥是1971,逆时针的话是2031,应该都会算了吧?对,1911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者,董剑峰。再来看上面的表,告诉大家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去寻找闰年,不用管它能不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我们只要记住,水局的年份,也就是凡是申、子、辰为地支的年份都是闰年。

地支同样也可以用来记月份和时辰,子时即23点-1点,丑时1点-3点……亥时21点-23点;记月的话,因为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夏历,所以月份就不是从子起,而是从寅开始记为正月(也就是公历的2月份);地支记日的方法比较复杂,我们暂且不放在初级课程里讲。

在讲推算月份的方法之前,还需要了解一个周期法则,就是天干运行周期:

镇星

太白星

辰星

岁星

荧惑星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星),南方赤色……上为荧惑星(火星),中央黄色……上为镇星(土星),西方白色……上为太白星(金星),北方黑色……上为辰星(水星)”。这五星的自转公转所产生的位置和强弱变化,也就是对地球气候产生的阴阳变化,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到的“五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天干为“甲和己”的年份叫镇星主岁,就是土星对地球引力场产生的作用比较大。那么,甲为阳己为阴,阳性天干的年份所表现的气候变化会比阴性天干年份要大。同理,天干为乙庚的年份,金星对地球磁场的作用比较大,庚年作用大于乙年。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推算出,今年是戊戌年,荧惑星主岁,就是火星对地球气候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且是阳性天干年。相信每个人都已经感受到今年气候的威力了,但今年不是最热的,要到下一个戊申年(2028年)才是最热的年份,因为这叫“天符年”,这些内容我们会在后面有详细讲解。

上表中五星运动周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口诀来记忆:“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那么怎样用它来计算月份呢?还是用一个公式:“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处求,甲寅之上好追求”。意思就是,凡是遇到天干为甲或己的年份,就以丙来开头,去配正月的地支,前面我们说了,地支记月是从寅开始,那么就用丙寅来记作是正月,然后是丁卯、戊辰……丁丑腊月;同理,乙和庚为天干的年份是戊开头,记作戊寅、己卯、庚辰……己丑;丙辛为天干的年份庚开头;丁壬为天干的年份壬开头;今年是戊戌年,则是甲寅为正月,乙丑为腊月。

好了,自己下来多练几遍就熟悉了,这些内容先搞懂、会计算,我们才能看懂、理解和学习《黄帝内经》中这些古人特有的概念。

五、五运基础

前面内容中,我们初步理解了术数的基础,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术数基础,继续来学习不同年份气候的变化规律,也就是五运。

1)、大运(中运)

大运

丁壬之年

戊癸之年

甲己之年

乙庚之年

丙辛之年

在天

湿

在地

太过

风、热流行

热、湿流行

湿、燥流行

燥、寒流行

寒、风流行

不及

燥、湿流行

燥、寒流行

风、寒流行

风、热流行

湿、热流行

所谓五运,也就是五颗行星对地球气候产生的相对有规律的影响,在五运里,又分为大运、主运和客运;先来说大运,大运就是前面说到的“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五星的运行周期,也就是它们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地球气候所产生的强弱不同的影响。它是指五种不同的气候规律,代表了风热湿燥寒五种气候特点。之前我们讲过五行旺衰及生克,那么将五行运用在年份中,就是阳性天干的年份为旺(太过)之年,阴性天干为弱(不及)之年。太过则会过分的克制和反克其他的五行,而不及则会被其他五行反克和过分的克制,同时,所生的五行也会弱。也就是天干为甲的年份为土旺之年,天气湿气重、阴天多;由于土乘水、土侮木的原因,风、寒则不会太盛;而天干为己的年份土弱之年,则是风、寒盛。同理,庚年为金旺之年,天气干燥,由于金乘木,金侮火的原因,风、热不盛;乙年为金弱之年,由于火乘金、木侮金的原因,所以风、热偏盛;丙年为水旺之年,天气寒冷,由于水乘火、水侮土的原因,所以湿、热不盛;辛年为水弱之年,由于火侮水、土乘水的原因,则湿、热偏盛;壬年为木旺之年,天气风多,由于木乘土、木侮金的原因,湿、燥不盛;丁年为土弱之年,由于木乘土、水侮土的原因,则湿、燥盛;戊年为火旺之年,天气炎热、由于火乘金、火侮水的原因,所以燥、寒不盛;癸年为火弱之年,由于金侮火、水乘火的原因,则燥、寒偏盛。

那么,大运(中运)可以1)、初步判断一个人所出生的年份是什么气候为主,会对他的体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甲某年出生的人,因为整体气候是以湿气重为主,那么就会对这个人的脾土、肾水、肝木产生影响,请记住:是初步判断,具体还要结合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以及月、日、时、地等因素来具体推算。2)、在特定的年份,什么样体质的人会得什么样的病。比如说甲某年,有一部分人会有手脚寒、抑郁、身重、烦闷、肌肉萎缩、抽筋、胀满、腹泻不止等病症——《气交变大论》,这就是“先立其年,以明其气,木火土金水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见,民气可调……”——《六元正纪大论》。同样,哪些人会产生哪些病症也是需要结合月、日、时、地来进行计算。

2)、主运

主运也就是在一年中划分的五个季节时间段,是每一年正常的气候变化规律,年年如此固定不变。也就是春天刮风夏天热,秋天干燥冬天冷。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初运为春、为风、木;二运为夏、为火、热;三运为长夏、为湿、土;四运为秋、为燥、金;终运为冬、为寒、水。正所谓“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虽然主运的顺序固定不变,但它同样有太过和不及,需要用“五音”来表示,即“角、徵、宫、商、羽”分别代表每年的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那么,怎样来区分它们的太过和不及(旺衰)呢?

纪年

初运木

二运火

三运土

四运金

终运水

壬、癸、甲、乙、丙

太角

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

丁、戊、己、庚、辛

少角

太徵

少宫

太商

少羽

如上表所示:太代表太过,少代表不及。天干为壬、癸、甲、乙、丙的年份,春天木旺、夏天火弱、长夏土旺、秋天金弱、冬天水旺;天干为丁、戊、己、庚、辛的年份,春天木弱、夏天火旺、长夏土弱、秋天金旺、冬天水弱。大运代表不同年份的主体气候,而主运则是代表每个季节的正常气候、中运和主运可以进一步判断个体体质差异和不同季节的患病差别。比如说甲某年出生的人,又出生在三运,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身体湿气很重、脾胃容易出问题等。

3)、客运

客运是相对于主运而言,是每年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规律,因为每年都不同,如同客人一样来来往往,所以叫客运。先用年干定出大运的旺衰,大运的太、少就是该年客运的初运,然后按照五行相生顺序排列。

主运

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终运

太角

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

客运 壬年

太角

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

癸年

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

少角

甲年

太宫

少商

太羽

少角

太徵

乙年

少商

太羽

少角

太徵

少宫

丙年

太羽

少角

太徵

少宫

太商

主运

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终运

少角

太徵

少宫

太商

少羽

客运 丁年

少角

太徵

少宫

太商

少羽

戊年

太徵

少宫

太商

少羽

太角

己年

少宫

太商

少羽

太角

少徵

庚年

太商

少羽

太角

少徵

太宫

辛年

少羽

太角

少徵

太宫

少商

除了丁年、壬年和主运相同外,其余年份都是以大运为基准。如上表所示:年干为癸的年份为火运不及(戊癸合火,癸为阴性),该年的初运就是火运不及(少徵),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二运为土运太过,三运为金运不及,四运为水运太过,终运为木运不及。其余仿此——《六元正纪大论》

4)、客主加临

主运的阶段性气候是固定不变的,而客运在六十年内年年流转,变化不定。主运是五运的常量,而客运则是变量,在掌握了常和变的基础上,就能“知常而达变,执常而御变”,正所谓“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也就是说,我们在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之后,就能初步对物候、气候、症候、以及人体的疾病做到心中有数。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六节藏象论》。

若是客运生、克主运,就以客运为主;主运生、克客运,则以主运为主。例如壬年木运:初运客主都是太角,同运相助,所以初运风气盛;二运都是少徵,热气盛;三运都是太宫,湿气盛;四运都是少商,燥气盛;终运都是太羽,寒气盛。又如己年土运:主运初运少角,客运少宫,少角克少宫,以主运为主,所以初运风气盛;二运主太徵,客太商,太徵克太商,热气盛;三运主少宫,客少羽,少宫克少羽,湿气盛;四运主太商,客太角,太商克太角,燥气盛;终运主少羽,客少徵,少羽克少徵,寒气盛。其余年份仿此。

客运和主运的生克变化会改变每年正常的气候,这也就是为什么气候有的时候该冷不冷该热不热,春天該暖卻反寒,夏天該熱而反涼,秋天該涼而反熱,冬天該冷而反溫的緣故。我们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正常气候下患病叫“正气为病”,反常气候患病叫“时行戾气”。《伤寒论》卷首有一个“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即说明了要想知道、了解以及治疗“正气”和“戾气”,都需要“按斗历占之”,也就是按照阴阳、干支、五行、八卦来分析和计算。

由于客运加临主运并不能单独形成每年各季的气候,必须结合司天在泉之气的影响,所以暂不详列每年的气候变化。

六、五行进阶

这一节内容我们继续来理解五行生克,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这个概念,一旦进行正式的复杂的运气计算时,就会感到顾此失彼,难以快速得出结论。五行是古人将复杂的现象、万事万物的规律总结、归纳在五个概念中,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之处,不是像西方科学,是向外演绎,越算方法越多,越发展越不平衡。如果将五行展开,它可以代表很多内容,我们比较常用的如表中所示:具体对照《阴阳应象大论》我们将不同事物的属性归纳在这五个概念中,就可以做到大道至简

五行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亥子

五季

长夏

五方

西

五气

五脏

五官

五体

五华

五液

五化

五志

五声

五色

五味

六气

热、暑

湿

六腑

小肠三焦

大肠

膀胱

八卦

震巽

艮坤

乾兑

前面说到,某一个五行旺到一定程度就是太过,它所生的五行会更旺,所克的五行会更弱,克它的五行也会被克;如果弱到一定程度就是不及,所生的五行会变弱,所克的五行会反克,克它的五行会更加肆无忌惮。那么,太过该怎么办呢?实则泻其子、补其克;而不及是,虚则补其母,泻其克。如果前面的内容已经熟练,应该已经算是入门了,对照表中五行配五脏,请把肝心脾肺肾依次带入木火土金水,再推导一遍,你会发现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感。

我们先来看木,木这个五行对应的五脏是肝,那么,肝木太过的结果就是心火旺脾土肺金弱,而造成肝木太过的原因是肾水旺肺金弱(当然,肾是没有实证的,肾越实人越旺,而这里是指阴阳偏盛导致的虚,我们先按照五行来理解,后面会详细说到),脾土不运化,那么,泻火补金运土,顺下气机,症状就会减轻;如果肝木不及的话就会心火变弱,脾土和肺金也会反过来克肝木,而造成肝木不及的原因则是肾水虚肺金旺,那么,补水泻金就可以了。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太过就是实证,都是气滞血瘀,泻其子补其克即可;而不及就是虚证,都是气血亏虚,补其母泻其克即可。我们不用去管教科书中的辩证方法,因为思维模式完全不一样,我们只需要按照阴阳、五行来理解就可以。那么,其它脏腑依此类推,心火太过的原因就是肝木旺肾水弱,所以补水泻土即可;心火不及则因为肝木弱肾水旺,泻水补木即可;脾土太过因为火旺肾水弱,泻金补木即可(注意,此处的火旺其实是指火虚,后面会讲到);脾土不及是因为火弱肾水肝木旺,补火土疏通水木即可;肺金太过因为脾土不运化,心火弱,泻水补火即可;肺金不及因为脾土虚,肝木心火旺,补土泻火即可;肾水不及因为肺金虚,心火脾土旺,补金泻土即可。

那么,不同的五行虚和实都有哪些症状,我们接下来就用病症来继续揉五行:

相生关系

木不生火

火不生土

土不生金

金不生水

水不生木

症状

失眠多梦、心悸惊恐、头晕耳鸣、眼睛干涩等

心悸失眠、无食欲、腹泻怕冷、腰膝冷痛、四肢无力等

无食欲、乏力、咳、痰、喘等

咳喘、失音等

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盗汗失眠、腰酸背痛等

相乘关系

木乘土

火乘金

土乘水

金乘木

水乘火

症状

面色铁青、胸胁疼痛、情绪暴躁、食欲差、腹泻乏力等

面红、咳嗽黄浓痰等

面黄、水肿、小便不利等

面白、易怒等

面黑、唇舌青紫、形寒肢冷、肢体浮肿等

相侮关系

木侮金

火侮水

土侮木

金侮火

水侮土

症状

咳喘、胸胁胀痛等

失眠、潮热盗汗、胸背痛等

黄疸

失眠、心悸、气短等

水肿、腹泻等

1)、相生关系(相生关系全部是虚证)

1、木不生火=心胆气虚或心肝血虚:失眠多梦、心悸惊恐、头晕耳鸣、眼睛干涩等。

2、火不生土=心脾两虚或脾肾阳虚:心悸失眠、无食欲、腹泻怕冷、腰膝冷痛、四肢无力

等。重点:为什么这里的火是肾,不是心吗?这里的火是指元阳(相火),肾阳虚无法温暖

脾土,以致完谷不化(后面会深入讲到火)。

3、土不生金=脾肺气虚:无食欲、乏力、咳、痰、喘等。

4、金不生水=肺肾气虚:咳喘、失音(老慢支)等。

5、水不生木=肝肾阴虚: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盗汗失眠、腰酸背痛等。

2)、相乘关系(相克是正常,相乘是过分相克则为病)全部都是实证

1、木乘土=肝郁犯脾(肝脾不和):面色铁青、胸胁疼痛、情绪暴躁、食欲差、腹泻乏力等。2、火乘金=热邪犯肺:面红、咳嗽、黄浓痰等。注意:这个火则不是火不生土的火了。

3、土乘水=脾肾气虚:面黄、水肿、小便不利等。

4、金乘木=肝肺气郁:面白、易怒等。注意:这是气机升降的关系,而不是谁强谁弱,不升则不将,不降也不升。

5、水乘火=心肾阳虚:面黑、唇舌青紫、形寒肢冷、肢体浮肿等。

注意:相乘(实证)的重点是什么?对,面色对应五色。

3)、相侮关系(反克)

1、木侮金=肝热犯肺:咳喘、胸胁胀痛等。

2、火侮水=心肾不交:失眠、潮热盗汗、胸背痛等。

3、土侮木=肝郁有湿:黄疸。

4、金侮火=心肺气虚:失眠、心悸、气短等。

5、水侮土=脾肾阳虚:水肿、腹泻。请记住:水侮土没有面色反应,面色黄的水肿是土乘水,只有腹泻没有水肿是火不生土。阴盛不温脾土

总结一下:木气太过金气虚,面色铁青胸胁痛、食欲不佳又腹泻;

木气不及水火虚,头晕眼花看不清,盗汗失眠腰背痛;

火气太过水气虚,面红咳嗽黄浓痰、舌痛喉痛又心烦;

火气不及木气虚,失眠多梦心惊恐,头晕耳鸣眼干涩;

土气太过木气虚,面黄水肿便不利,腹满吐泻身倦怠;

土气不及火气虚,心悸失眠无食欲,腹泻怕冷腰膝痛;

金气太过火气虚,面白易怒胸胁痛,口苦目赤又胸闷;

金气不及土气虚,乏力咳喘胸中痰,四肢不举身乏力;

水气太过土气虚,面黑唇舌又青紫,水气凌心莫大意;

水气不及金气虚,咳喘无力动气短,痰清舌淡老慢支。

好了,相信五行的概念已经扎住根了,对照气候、疾病多熟悉几遍,多用五行的生克关系考虑、归纳问题,逐渐进入传统的术数概念里(其实就是给自己洗脑的过程)。

七、六气基础

前面讲了干支的两种运行周期规律,一个是四数周期,一个是五数周期;四数周期记录了年、月、日的四个主要节点,也就是说,4年是一个小周期,15个小周期组成60甲子年;4个月是一个小周期,15个小周期组成60甲子月,即5年;4天是一个小周期,15个小周期组成60甲子日,即2个月;4个时辰是一个小周期,15个小周期组成60甲子时;同样,4年一小组,12年一大组为一个本命年;4个月一小组,12个月一大组为一年;4天一小组,12天为一旬,每月36天(十月太阳历,伏羲创造的历法,至今还被彝族保留,每月36天,一年360天,余下来的5天为过年日);4个时辰一小组,12个时辰为一天。五数周期主要表现了五星在60甲子年里的运行规律及对地产生的影响,5年一个小周期,2个小周期为10年(就是我们推算主运、客运时要用到的),6个小周期(12个小周期)组成60甲子年;5个月一个小周期,2个小周期10个月(十月太阳历),6个小周期组成60甲子月;5天一个小周期,2个小周期一旬,6个小周期60甲子日。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接下来讲六数周期,6年一个小周期划分,两个小周期一组为12年,六组就是60甲子年;6个月一个小周期划分,两个小周期一组为12个月;按照这个周期规律,将一个回归年分成6个周期,2个月为一个小周期。而在60甲子年中,每个小周期的地支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即: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6组。

天干五运所产生的气候变化规律前面我们已经了解,接下来继续说地支六气。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如果只是太阳的光照起到作用的话,地上的万物就不会出现不平衡,动植物都会有规律的生长,也不会出现自然灾害等情况;正是因为其他行星的引力场作用,才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那么,五数周期是分五组记天干五运,六数周期是分六组记地支六气,两个周期配合起来就是五运与六气,简称运气。正所谓“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天元纪大论》。

天干五运是用五行来说明气候的变化规律,而地支六气则是将一年的气候分为六个特征点,即“风热暑湿燥寒”,热和暑都属于五行火,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也就是《太始天元册》中记录的:宇宙太大了,但是对地球来说,影响力最大的,能改变万物生长规律的就是七曜,即太阳、月亮和五星。太阳对我们来说是恒定不变的,它自身的光和热叫“君火”,照射到地球的能量,影响万物生长的光和热叫“相火”,即“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按照两个月一个节点来划分,这六个气候节点就是:厥阴风木、少阴热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而木火土金水是配合它们的,即“五六相合”。即:每年十二个月,两个月为一个气候节点。同时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按照5天为一候,3候为一节,一年72候来计算,就是二十四节气。五六相合为三十,一年24节气,30年就是720气,1440气就是60甲子,太过和不及都在这个规律中。这种算法我们只需要理解就可以。“候”是最小的计量单位,因为“气”是由“候”组成的,所以“候”的变化产生了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而这个“候”又是受到行星引力场的影响(行星引力的对候产生的影响就是古人所说的“神或鬼”,这个概念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用西方科学的观点,也可以将候理解为中子原子质子夸克等名称不同,但却是组成万物,现代科学能认知到的最小的物质),所以说: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太阳寒水:这个气候节点是从亥月小雪节气,也就是公历11月23日左右开始,一直到腊月小寒节结束,子月冬至是一个四分点,对于北半球来说,它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转换的时间,同时也是地球自身开始释放所吸收到的太阳的热能的日子,从卦象我们可以看出,地雷复卦为一阳始生;到了丑月为地泽临卦,热能逐渐开始上升;从小雪节气后,天寒地冻,所吸收到的热能封藏在地下水中成为生命万物的根,如果冬天不冷,水中封藏的阳气外泄、逆火刑金则会有冬温病。水气不及金气虚,如果金气能收,相火归根则水气不病。

厥阴风木:从大寒节气开始,即公历1月21日左右,到2月4日左右进入寅月立春节,从卦象可以看出,寅月为地天泰卦,又有一阳升起,变成三个阳爻,所以又称三阳开泰。大寒、立春阳气上升,万物之气开始萌动,这个萌芽生发的能量就是木气,也是水中所藏的相火之气。大寒节气以后的温病、发热、小儿麻疹等病都是因为木气生发不畅或疏泄太过而变成风病。木气太过金气虚,木和金是气机升降的关系,不升则不降,不降也不升;如果金气能收,则水气能藏相火不动,水中温暖木气则有根不病。卯月为雷天大壮卦,阳能继续上升,节气是雨水和惊蛰,正是春雷一响两重天,万蛰苏醒又一年。

少阴君火:卯月春分是另一个四分点,即公历3月21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赤道,阳气继续上升称为君火,这个上升的阳气就是厥阴风木上升的气,也是水中封藏的阳气。初之气时,木气生发顺畅则为君火,君火以名,则万物茂长。少阴能升全凭水中阳气充足,春分之后的喉痛、温热等病都是因为君火生发不畅。火气不及木气虚,水中温暖木气有根则火气不病。

少阳相火:从巳月小满节气,即公历5月21日左右开始,到午月进入芒种节,卦象为乾,表示上升的阳能已满,万物茂长。到了夏至节气,卦象为天风姤卦一阴始生。夏至节气是太阳回到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光照时间最多的时候,这个热能随着气压降低逐渐被吸收到地下以供万物生长所需,也就是降到水中生土气,气压就是收敛的金气。土气运化则上下交际,小满之后的肿胀、腹泻等病都属于相火不降。相火降于水中为君火初始之气,君火则为相火的终气,君火又随相火下降,循环往复。火气太过水气虚,金木不虚则火随金木升降,君相有根则水中温暖变化为生长之气。

太阴湿土:从未月大暑节气,即公历7月23日左右,小暑大暑天山遁,三伏夏至第三庚。也就是从夏至开始数,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就是三伏天,这个时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但是此时地下却是非常寒冷,热能入土则生万物,热在土上生湿气。大暑之后的肿胀、腹泻等病属于土湿不能运化,相火降则土能运。

阳明燥金:秋分为另一个四分点,也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时间,白露秋分风地观,此时阳热逐渐消退。秋收之际,万物即将归根。秋分之后咽干、热伤风、秋燥感冒等病属于相火逆升,润燥降气即可。

1)、主气

就是上面说的六个气候节点,它和主运一样,也是指每年的六个气候区间的气候正常变化规律,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2)、客气

相对主气而言,客气则是六个区间不规律的气候变化。它的排列顺序是根据阴阳来划分: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配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且每年顺序不固定,其变化规律是由司天在泉来决定。

3)、司天在泉

司天在泉是客气的坐标,也是每年气候的分界线,司天主上半年气候,在泉主下半年气候。参照前面的六数周期的六组地支,即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上见”即是司天,也就是说,地支为子、午的年份,司天为少阴君火;寅、申年司天为少阳相火;依此类推。然后按照一阴配一阳,二阴配二阳,三阴配三阳就可以知道在泉之气。比如子午岁少阴司天,少阴为二阴,二阳为阳明,在泉之气即阳明。

主气

初之气

二之气

三之气

四之气

五之气

终之气

不变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气

初之气

二之气

三之气(司天)

四之气

五之气

终之气(在泉)

子午之岁

太阳寒水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丑未之岁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寅申之岁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厥阴风木

卯酉之岁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辰戌之岁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巳亥之岁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司天即每年的三之气,在泉即终之气,确定出坐标后,按照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的顺序定出其余四步间气。例如子午之岁少阴司天,少阴为二阴,向左数一阴为厥阴二之气,向右数三阴为太阴四之气,一阳为少阳五之气,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初之气。

4)、客主加临

每年的主气是固定不变的,正是由于客气的不规律而形成了每年各个季节的气候出现该温不温、该热不热、该凉不凉、该寒不寒或该温反热、该热反凉、该凉反热、该寒反温等异常变化。我们在分析每年的气候异变时,不仅需要考虑五行生克关系,还需要看它们是相得或不相得,是顺或是逆。也就是说,客气加临主气后,如果客气与主气是相生关系或者是同气,为相得;客气克主气也为相得;主气克客气为不相得;而客气克主气为顺;主气克客气为逆;母加临子为顺;子加临母为逆;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为顺;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为逆。正所谓“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五运行大论》。

例如:子午之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客气初气太阳寒水加临主气初气厥阴风木,水生木为相得;客气二气厥阴风木加临主气二气少阴君火,木生火为相得;客之三气少阴君火加临主之三气,二火同气为相得;客之四气太阴湿土加临主之四气太阴湿土,二土同气为相得;客之五气少阳相火加临主之五气阳明燥金,火克金(客克主)为相得;客之终气阳明燥金加临主之终气太阳寒水,金生水为相得;其余年份依此类推。

八、运气致病

上面这几个周期规律,分别记录了日、月、五星对气候环境和疾病发病所产生的即不规律而又规律的影响。然后就可以根据年份、运气的变化特点来推算和预测疾病的发病和流行、愈后的大致情况,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法。主运和主气属于正常的气候变化,对发病的影响相对轻微;而客运和客气的影响相对较重。例如:从主运发病来说,初运为春天风木,在人体为肝木之气,春季木气为病较多;二运夏天热火,在人体为心火之气,夏季火气为病较多;三运夏秋湿土,在人体为脾土之气,夏秋土气为病较多;四运秋天燥金,在人体为肺金之气,秋天金气为病较多;五运为冬天寒水,在人体为肾水之气,冬天水气为病较多。又如主气发病,初气厥阴风木,木气为病较多;二气少阴君火,火气为病较多;三气少阳相火,暑气为病较多;四气太阴湿土,土气为病较多;五气阳明燥金,金气为病较多;终气太阳寒水,水气为病较多。这就是主运主气发病的一般规律,下面着重讲关于客运的太过、不及和客气的盛衰的发病及其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

1)、客运致病

1、木运太过在《黄帝内经》中称“发生之纪”,指木气有余,生发旺盛。在60甲子年中,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这6年属于木运太过之年。这些年份木气偏盛、风气流行,因狂风造成的灾害比较多。且因木气偏盛,火气也会偏旺,春夏气温就会比较高。同时,由于主运和客运的气候相同,所以更显的气候反常。不但会影响水稻、坚果、鸡、犬类等动植物正常生长,而且会对脾土、肺金虚弱的人产生影响。木气本气患病多有易怒、抽搐、眩晕、偏瘫、胸胁痛等症状;木气太过则脾土受邪,脾土虚的人多有飱泄、食欲差、体重乏力、烦闷、肠鸣腹满等症状。春夏风火偏盛,金气虚的人则会因风火来克而出现呕吐、反酸、咳喘、眩晕等症状。

2、木运不及即“委和之纪”,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这6年属于木运不及之年。这些年份木气偏弱,生机不明显,风少雨多湿气重,秋凉来的比较早,雾露较多,植物生长比平常年份较晚,而凋零较早。木运不及则燥气流行,木气本气患病多有痉挛、拘急、迟缓、肢体不用、痈肿、疮疡等症状。同时春行秋令,比较寒凉,木气虚弱的人会出现小便不利、排汗少、便秘、腹痛、女性月经推后等症状。

3、火运太过为“赫曦之纪”,指火运太过,炎暑气行,阳光盛大。戊辰、戊子、戊戌、戊寅、戊申、戊午6年属于火运太过之年。这些年份的气候、物候反常变化主要表现在夏季,小麦、豆科类、杏果类、猪、羊类动植物的生长收成会因天气过度炎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金水虚弱的人也会因此出现少气、咳喘、吐血、衄血、便血、耳聋耳鸣、肩背热痛等症状。

4、火运不及为“伏明之纪”,指火德不彰,光明潜伏。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6年属于火运不及之年。这些年份火气偏弱,夏天该热不热,反而寒凉,夏天本是万物茂长的季节,由于气候寒凉,所以生物长势不是太好,果实也不太成熟,果栗、桃、橘、驴马等动植物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冬眠的各种动物也会提前进入蛰伏阶段,早早准备过冬。火运不及则金水来克,这些年份要注意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火气虚弱的人多会出现胸痛、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等症状。

5、土运太过为“敦阜之纪”,之敦厚高阜,土盛大貌。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年为土运太过之年。这些年份雨水会比较多,高粱、大枣、李子、牛、犬等动植物的生长收成会受到不同影响。水木虚弱的人多会有腹痛、肢冷、体重、头晕、眼花、腰腿冷痛等气血之源不足的症状。

6、土运不及为“卑监之纪”,指土本是万物化生的基础,因土运不及,所以只能卑监。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年为土运不及之年。这些年份由于土气不足木气来乘,春天生长的气息倒是比较明显,但是在夏秋之交却雨湿较少,且风、寒气候相对明显。由于土运不及,春生之气虽然比较旺,可到了夏天茂长的季节却因为雨水不足的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反而处于衰减降低的状态。同时由于土运不及,人体的脾土运化作用也会相对不足,会因水湿滞留出现注入肌肤湿性疮疡、脓肿、飱泄、霍乱、体重、易怒、中寒等症状。

7、金运太过为“坚成之纪”,坚成,过

阅读全文